卫材中国副总经理叶晓翔:17年Inhouse风云路,法务无法被取代的价值在哪里?
随着近年来律所、技术、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深入发展,现实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些可能“取代“人的法律技术在快速发展。
那么,法务自身无可取代的价值在哪里呢?可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在众多优秀前行者的思考中,或许我们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文主题:
法务的定位与无可取代的价值
安拓非常荣幸地采访到了卫材中国的总法律顾问Richard YE,听他讲述在卫材中国17年法务,从法务部建设之初到现如今团队架构稳定,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
对Richard的初印象:
温文尔雅
开放包容
12月17日,我们拨通了Richard的电话,听到他声音的那一刻,就让我们有些忐忑的心定了下来。没有“法务”这个刻板形象中的严肃与压迫,反而非常具有亲和力,抱着开放的心态与我们分享他这17年inhouse经验的体会与心得。
YE
RICHARD
-中国律师、专利代理人从业资格
- 20年律师事务所和跨国公司法务经验、曾担任多家外资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顾问;入选2019年Legal500 “中国区总法律顾问强力推荐榜”;
- 2003年加入卫材中国,历任卫材中国法律合规高级总监、行政本部本部长、风险管理本部本部长、卫材中国区首席合规官;作为创始者创建并完善卫材中国合规体系、法律管理体系、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在公司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 现任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卫材中国区总法律顾问。
03年从律所转型进入企业,初心只是为了日后的律师生涯打好基础,却没想到这一步的跨越,便是17年乃至未来更长的时光。
提起自己当年做出的选择,他全然没有后悔:“当时卫材在中国刚刚开始进入发展期,正好有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契机接触到compliance的工作,慢慢就发现了其实inhouse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工作,很多可能会涉及到管理以及战略层面的内容。同时,在我进入卫材的这段时间,也恰逢公司的高速发展时期,与公司一同进步,这样的感觉也是非常舒服的。”
直到现在,我们仍旧能从他的言语间感受到他对待这一份职业的热爱与浓浓的探索兴趣,完全沉浸其中,乐不思蜀。
【大会现场照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这份17年都不曾退散热情,源于何处?而他眼中的法务工作又是什么样的?
内容摘要
1、如何成为一个业务部信任的法务?
2、法务不可取代的价值在何方?
3、2020带给医疗行业的变革与新的关注点
01
如何成为一个业务部信任的法务?
——初期: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常见误区1:很多不同背景的inhouse lawyer热衷于一开始就去做预防,去做控制。
但实事求是,我们都知道做预防和控制是一个高成本低产出的投入。当不发生事情的时候,这些预防措施的投入至少在老板眼里或在你的同事眼里,是完全无效的,甚至很可能就会给别人增添一些麻烦。
我个人觉得单纯的一开始就去做这些东西,不是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途径其实就是踏踏实实去帮助别人去解决一些非常细节上的他所面临的问题。当然如果有dispute最好,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不仅是帮他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当发生这种问题的时候,他才会意识到预防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案子在你做完之后,你再往前走一步,和他一起去做,把这个东西能做多少预防就做多少预防。
“工作中的每一个人面对同事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个信任值,这也决定了你未来开展工作的顺利与否。”
我们面对自己的同事的时候,其实内心都会给每个同事一个信用值评分,这个人靠谱还是不靠谱。所以对于法务人员来说,在工作初期,第一步就是要在业务部的心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标签。
这个好的标签是怎么样来形成的?我觉得首先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他们认为你是可信赖的这个真的很重要。或许我这样地表述感觉是很轻松的事情,处理的事情也非常基础,但在这一阶段的过程中,在身边的同事、老板眼中,以及在公司对法务部门的定位当中,这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增加credit的过程。
对应我自己的工作生涯,可能是刚开始到公司四五年的时候。当时卫材设立法务部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一些商标侵权等非常令人头疼的知识产权问题。在我进去之后没过多久,这几个案件都顺利解决了,这是一个建立信任感非常大的地方。另外,当时合规在中国是几乎还没有的,尤其是医药行业,也正好是在那个时候,合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我负责处理了很多行政方面的案件。换一种说法其实是因为合规方面的需求,正好处理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这个阶段,我觉得对于一个在一个公司长期做事的inhouse来说是非常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确实给你增加非常多的credit,让你的同事、老板更信任你,这样你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工作。
建议:把握好每一个Case ,做一个“靠谱”的好队友。
02
如何成为一个业务部信任的法务?
——中期:同化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业务员”
常见误区2:审合同的时候,业务部门把合同给法务部,法务部看过了一些Legal的条款就认为没问题,但不去关注业务条款的内容,认为与我无关。
“inhouse工作中所谓的专业,不仅限于法律专业本身需求,更多倾向于你对公司以及行业的专业认识。”
当解决好每一起Case后的下一阶段,工作就会跳出一些简单的对事情的处理,更多的是evaluation和control,从一个从技术层面转向一些管理层面甚至战略层面的内容。这个时候我觉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legal的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东西是必须的,但它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这个时候所谓的专业,其实更多会倾向于你对这个公司的专业认识和对这个行业的专业认识。我想这个时候的专业是超过你对法律专业本身的需求的。我相信很多inhouse他最后都会走到这一步,但是能不能做好什么的,确实是因人而异、因公司而异,非常不容易。
现在我在带自己的下属的时候,我会很有意识地让我的下属去介入到很深的业务层面,有一些业务市场,甚至会让他们去做几天医药代表类似的工作。我觉得有些法务可能会有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他觉得业务条款跟我是没关系的,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只有深深地了解了业务的一些操作层面,才能够把合同做好,所以很多东西真的要靠自己去学。哪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合同,你都要把每一个条款里面的内涵弄清楚。
另外,很多时候如果能够去参加一些业务会议的话是非常好的。虽然可能你一开始完全听不懂,不要当成一个过客去听,你认真的去听,有的时候把自己转型为一个业务人员,你去想去思考,我觉得这样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要做到能够换位思考。
建议:了解业务,向业务请教,在工作中将会收益良多。
业务部与法务部天然对抗?
——法务应该要有担当
“法律风险是一种风险,业务风险也是一种风险,两者之间是要均衡的。”
可能很多人觉得对legal人员来说,say no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其实不见得。因为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很复杂的业务环境,如果legal敢去say yes,是更值得让人尊敬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一方面是说明你有非常大的一个判断力,你能够去判断在这个里面,可能这个事情的风险给你来的是可控还是不可控,你能够say yes说明它是可控的。第二方面就是这里面它必然有risk,那么有risk,你是不是去担当它?
在我看来legal风险是一个风险,业务风险本身也是一个风险,我为了legal风险say no的时候,其实我是完全不顾业务风险的。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做一个更高的角度,你要去均衡。当你去为别人均衡的时候,别人也许也会为你去均衡。法务和业务其实真的就是一个互相均衡、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的一个过程。但是建立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很多很细节的案例,很细节的问题的解决,去互相的认同。
真实分享:疫情期间我们是如何与业务部探索合作的?
当时我记得我是在二月刚刚上班,我们就和legal以及业务的人unit在一起,设立了一个项目组,就“互联网推广的法律风险“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这真的是一个边走边摸索的一个道路,当时的模式是我们请BU一块参与进来,从他们的角度处罚,问你们准备怎么干?你们想怎么干?然后,我们从legal的角度或者从合规的角度,我给他们的命题是我们可以这么干,最后跟 Business的VP,我们两个一起坐下来,把两个方案看看能不能汇聚在一起。
【医疗大会现场图】
03
法务无法被取代的价值在哪里?
——终极目标:顶层设计
我觉得inhouse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和他真正存在的价值,其实是从战略层面来给公司做业务模式上的顶层设计。
因为如果我们单纯从成本考虑来说,公司会考量我是造一个inhouse lawyer还是把这份工作完全委托给外部机构去做比较划算。我觉得第一阶段类似救火队员的工作,现在一些第三方的机构都能完成。那么第二阶段风险管控等内控的工作,原来觉得inhouse lawyer会比外部更强一点,但是其实我们发现最近5年来,无论是律所、四大、服务公司都开始转行来做这一块东西。外部比内部多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外部机构经历的案例很多、模板很多,所以如果我们的legal没有一个更强的背景,或者说更强的这种对业务的敏感度或者对公司的认识度,其实也不见得能够超过外部律师的。
所有我想到最后一步,真的是外部没有办法去代替的,就是来帮公司做一些业务模式上的顶层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我们去努力争取或者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04
2020带给医疗行业的变革与新的关注点
——大数据保护、公司品牌形象意识、新时代下的合规
问:2020年因为重大的疫情,也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那么您带领团队在面对疫情的时候,给贵公司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答:我觉得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变革是里程碑式的。比如很多年以前就开始的互联网医疗,对传统的药企来说,它的一种推广模式是hospital based的,通过面对面的拜访、沟通,然后召开各种各样的学术会,类似像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在这几年我们就会发现,这种传统推广模式,它其实不见得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还是非常传统的。另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传统推广模式其实会带来大量的合规问题,包括政府的很多政策,医药代表备案机制等等,前几年就开始在酝酿,但是当时没有人会相信会落地的。我们都在喊互联网医疗、数字营销这些东西,但是总觉得这个东西离我们很遥远,或者说当时都不愿意去做,或者不愿意去相信它会那么快来到我们的身边。
因为有了这场疫情,突然之间我们会发现,其实不做面对面的拜访也是可以的,也是能有效果的。它push了我们,push了整个医药行业突然之间做了这样的一个转型,所以现在我们都在做线上推广,同时我也发现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这种互联网医疗平台方兴未艾,就在一夜之间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想是这场疫情逼着我们不得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可能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对于医药行业,这场疫情可能真的是一个里程碑。
当然是不是等疫情过后又走回头路,我不确定,因为毕竟有那么多的从业人员,他需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资源和合理的配置才行。但这个趋势我觉得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想这个是不可改变的,因为资本的力量都是阻力的,最后肯定会选择一种更高效的,更加安全,更加透明的方法。
未来关注点1:大数据问题
我觉得 Legal一定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信息保护,大数据的保护问题。因为所谓的互联网推广、数字营销,它完全都是base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的。大数据的基础其实就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各类信息。其实我们看到从网络安全法开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在做一系列的立法工作,只不过今年出来这些东西,这个东西变得非常的hot。只不过目前来说就是会面对这么多东西,它的可操作层面现在确实还很低,因为很多事情的推动,可能都需要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大的案件发生,比如像医药行业的反腐,它就是以GSK为开始的,所以可能就哪一天就某个大公司,出来一个大的案件,会让大家去重视。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一个事情。大数据是legal必须从现在开始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未来关注点2:公司整体形象与品牌意识的关注
我觉得有非常有必要来提起关注的,就是当我们在做互联网推广或者数字营销的时候,我们不再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的target其实会变化的。这个时候我想可能我们会从普通的那种所谓的单个药品的推广会转向到那种品牌的推广。那么这个时候它的品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个brand可能就是一个大的品牌意识,不仅仅是这个产品的商标,可能是整个公司的形象,是由很多的东西形成的,所以这一块我觉得也是需要去关注的。
未来关注点3:医疗行业新时代下的合规
新时代下的合规,它跟原来不一样。我管过16年的合规和内控,从去年开始我是关注在 legal上面了,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们原来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规范和医生的一些互动交流,现在看来好像随着数字营销的推广,可能跟医生的交流不是很多了,或者现在随着政府的很多政策,比如集中采购这种政策之后,似乎代表都不太需要了。但其实不见得,以集中采购为例,它最后可能会让一些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它是走药店销售这种领域,不再走医院,但是处方药的最终驱动力还是来自于医院,因为处方药只有在医生处方了之后,你才能够去推动它的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上面,再加上现在医药代表备案制12月1号已经实施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原先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合规体系,它会有一些冲击,为什么?因为医药代表备案制,集中带量采购之后形成的那种处方外流,或者说是主要的销售渠道的变化,原来hospital base的这样一种业务模型的方式,可能会更多的转向于一些院外推广或者线下推广,但是跟医生的交流功能肯定会存在,所以我想是会有一些很大的挑战在里面的。我想legal应该是在这些方面会做很多的工作。
往期推荐:
对话合规官:生产暂未停滞,对医疗行业最大的影响来自业务活动的开展
对话合规官:15年合规经验的老法师讲述传统制造行业的合规风险重点与管理难点
法律人生:田小丰博士:从机关到律所,两段精彩职业生涯背后的法律人生
法律人生:美资所管理合伙人漆俊律师专访: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跨境争议与合规解决的探索
法律人生:王新锐律师:“新场景+新业态+新立法”将会给合规带来新的压力
......